五光十色的梦
作者:[英]大卫·方特那 |
字数:2104
五光十色的梦
我们的梦在细节上也许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它们都取材于我们个人的生活经历,我们都会体验到类似的梦。那些包含了浓重的主题色彩和情绪色彩的梦尤其会表现出这一点。
复梦:洞悉内心的忧虑
重复做的梦或者那些有着重复主题的梦会向我们展现由潜意识发现的特别重要的问题。通常与个人潜意识有关,偶尔会与集体潜意识有关,它们既会让我们注意被我们忽视的担忧,也会反映对我们自身来说永远重要的方面。重复的梦通常会引起焦虑,而当隐藏的问题得到了确认和解决之后,通常就会停止做这样的梦。有着重复主题的梦通常都更加愉快,而且有可能会在多年以后再做这样的梦,仿佛是在向做梦人反馈现在的生活情况,试图使用变异形式去澄清并改变梦中信息。这两种梦都有助于洞悉潜意识的担忧或者矛盾,洞悉内心世界或者外部世界可能会发生的方向上的改变。
性梦:不合时宜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梦之探险主要是对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的性冲动和侵犯性冲动的实践。这些冲动受到了我们社会教养的压抑,所以它们只能通过梦的象征和掩饰来表达自己。现在大多数的梦学专家认识到,梦远远不只是**的满足。尽管如此,性仍然是一个重复发生的主题。几年前出版的一份调查报告称,85%的男人和72%的女人都曾做过性梦,这个发现挑战了弗洛伊德的一个论点:性梦会伪装自己,以避免激发显意识的审查机制。但是我们在说性梦时,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只是说那些梦会激发**,那么被做梦人定义为“性梦”的百分比也许会比现有的百分比低很多。但是,如果我们所说的“性梦”包括了性主题,例如**、爱抚和性暗示,即使排除**,那百分比也应该更高。
弗洛伊德的性梦理论在世纪末的维也纳备受争议。在维也纳,性就像是黑暗的秘密一样为人所害怕,从没有人会提及。即便是今天,很多人,甚至是那些已经经历过**的人,谈到性时,也会充满焦虑。即便是在看重个性的年代,朋辈压力——**频繁、拥有**或者能够**、性经历丰富——也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并在混乱的梦境中体现出来。
当你梦见自己在进行**时有人在旁观看,这也许就反映了朋辈压力,或者在一个稳定的关系中,存在着其他成年人对你造成的某种情感上的威胁,比如,对方父母,或者男朋友的兄弟姐妹,甚至他的朋友。他们也许是嫉妒你的人、觉得你配不上对方的人,或者担心你的喜欢只是**上的依恋,而非感情上的关心的人。如果确实有这样的人,那你要做的就是设法了解并消除他们的此类感觉。正确的反应应该是与你的父母讨论,而不是给予旁观者任何明确的信号。记住,其他人的感觉与你无关,如果有人对于你的性关系或者情感关系感到焦虑,那是他们的问题,而不是你。
在梦中我们常常可以揭示不合时宜的**——也许是对我们的老师、医生、管道工、房客或者儿女的青少年同学。我们也许会在潜意识里想要与他们发生关系——这种想法也许已经在我们大脑中闪现过,如果真是这样,潜意识可能会将这样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储存在记忆中,但是我们显意识的念头会将这些想法清扫到一边,丢入被我们划分为匪夷所思的内部垃圾之中。
另一种可能性是我们被这个人的某种特别的品质所吸引——也许是某些在我们自己的心理面具下或者我们的配偶那里找不到的品质。另外,这甚至可以是一种嫉妒,但这证明我们并不是不喜欢那个人,而是想要成为像他(她)那样的人。潜意识也许会恶作剧地将这种感觉转换为性吸引,但实际上只是心灵上的吸引。
较为清晰的性梦也许是在暗示性紧张或者性失意,但是更深层次的意义也需要通过解梦才能获得。也许性梦揭示的是一种联合自我各个方面(身体与意识、显意识与潜意识、外向的一面和内向的一面)的**,一种想要为人父母的期盼,一种克服社会差异和社会分界线的需求,甚至是一种成为创世分子的冲动。
噩梦
一般而言,情绪帮助我们解释梦境。但是在碰上噩梦的时候也不尽如此。这些梦通常令人不安,产生的大多是恐惧的情绪。然而,它们主要告诉我们的,是恐怖产生的缘由。有时,原因非常明显,也许我们正处于被射杀或者被打死的危险之中,或者因为某种其他原因而受到了伤害。有时,原因又不太清楚,也许某些看似无害的东西也会触发恐惧,比如一扇慢慢关上的门、一个封闭的盒子或者一个坐在其背后的沉默的人。
研究表明,定期做噩梦的人的本性相对较为坦率和敏感。他们也许有某种遗传秉性,容易在夜里惊醒和做噩梦,尤其是在找不到证据证明其在幼时遭受过较为压抑的事情时。始于成年期的噩梦通常与危及生命的事情有关,例如车祸,或者人生重要的时刻(如重要的面试或考试)。他们趋向于再次体验相关的事件,仿佛潜意识需要他们不停地重复这些梦,直到他们完全接受,并且显意识已经放下了这件事。
但是为什么梦需要让自己转变成噩梦?答案很简单,潜意识没有意识到这种梦产生的情感影响。当显意识认识到我们的悲伤,它便会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还可能是因为这是让做梦人对一个梦印象深刻的最简单的方法。很少有人在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记不得自己做的噩梦。
噩梦其实并没有想要引发我们的恐惧,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学会面对做梦时的恐惧源(例如,遭遇匿名恐吓),那它就会即刻变得无害或者消失。此外,一旦找到噩梦的意义,那它往往也不会再来吓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