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兴,金绪歇,
作者:王应麟 |
字数:1962
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翟。
注释
中国:中原地区。
戎翟: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元军灭掉了金和宋,统治了中原地区,又吞并了其他的一些少数民
族,九十年后,元朝灭亡了。
心解
元朝
这一节介绍的是元朝的历史。元朝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
前后共九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代。这一
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更大发展。元朝的地域异常辽阔,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
蒙古族是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
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
高原内部。公元1204年,蒙古族杰出领袖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族,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
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落。铁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
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汗”,意为“世界的统治者”,在漠北建立政
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
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权,国号“大蒙古国”,即大蒙古帝国。建国
后,他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公元
1217年灭西辽、公元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公元
1227年又灭西夏,成吉思汗在远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位,除了继续称雄中亚外,还把
矛头对准了金朝。公元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联合攻击下覆灭。次年,
窝阔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铁骑震惊整个欧洲。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孙子蒙
哥即位,他一方面继续西征,一方面对苟且偏安的南宋发动了进攻。公元
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继承汉位,四年后将国迁到大都(今北京),并于
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为元世祖。这是蒙古
帝国**由世界性大一统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之前对中原
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原和江南地区为主要占领地的王朝。公元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南北。忽必烈在位期间,任用汉
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重视农业,设置司农司,劝课农桑,还设置河渠司,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其**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加上几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随着的激烈的派系斗争,因此,阶级矛盾、**一直很尖锐。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穆耳是元代统治的初期,这期间,采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从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这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从明宗到顺帝
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
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的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从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在元代,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艺术特别是元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种词曲和技艺的发展成果,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成为人类戏剧和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书画也有了高水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书画和诗歌大家。
元朝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使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加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及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