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作者:王应麟 | 字数:1415
  

  注释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组成万物的要素。本:根源。

  数:易数,变化的规律和法则。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从根本上说是源于数理的。

  心解

  五行

  “五行”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分别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尚书·洪范》中谈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另外,可以肯定,在战国晚期人们就提出了五行相克相生的思想,并且已经把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矛盾、统一的模式。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不同的性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图。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金、木、水、火、土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性能,具体见下图。

  五行木火土金水

  四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色青(绿)赤(红)黄白玄(黑)

  四方东南中西北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时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

  五节新年上巳端午七夕重阳

  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恶风热湿燥寒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指食指中指大拇指无名指小指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情怒喜忧悲惊

  续表

  五数三二五四一

  五政宽明恭动静

  五觉色触味香声

  五兽青龙朱雀黄麟(黄龙)白虎玄武

  五常仁礼信义智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寅卯巳午丑辰未戌申酉亥子

  《三字经》中说五行“本乎数”是为什么呢?古人将一至十这十个数分

  成两组与五行相配。一至五就是上面表格中的“五数”,即“五行生数”;六至十为“五行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等。宁波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五行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将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中。我国中医以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强调尽力适应自然规律来养生,努力掌握人体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果。除了医学,这种思想在文学、易学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重要的是,五行不仅是自然哲学,还是一种政治学说。“五德”就是五行之说运用于政治领域的集中体现。五德,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春秋时代的邹衍将天下分为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原理来解释历史上的朝代的兴替,同时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开将五行纳入政治领域之先河。按邹衍的理论,黄帝时代为土德,夏为木德,商为金德,周为火德,秦为水德。五德相克,改朝换代。后世历代帝王称帝,皆沿用五德之说。例如,秦代自称是应水运,因此崇尚黑色,以六为量度的规格。汉朝取代秦朝,就是应土运,崇尚黄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汉朝的年号都是以五年为周期更换的。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人用来解释世界本质的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其科

  学和合理的部分,不可一味地将其看作是封建迷信而全盘否定。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